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资讯
美联储本月加息概率低 美国经济正稳步改善
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5-9-10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经济学家左晓蕾
      野村首席亚洲股票策略师兼全球股票策略部主管葛文高 (Michael Kurtz)
      复旦大学全球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袁堂军
      巴克莱经济学家梁伟豪(Waiho Leong)
      美联储的聚光灯指数伴随9月的到来再度飙升,下周,这家中央银行将召开或许是今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政策会议。投资者正在观望其是否会关上超宽松利率环境的闸口,迈出9年来首次加息的步伐。
      和人们夹杂着小心翼翼态度的猜测类似,美联储也在权衡各种利弊因素。政策会议前最后一波重磅经济数据显示失业率已经达到符合加息的理想状态,其他经济数据也在辅佐这一猜想。然而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走强以及摇摇欲坠的全球经济,都给美国经济前景投下阴影,这又支持了在结束近零利率这一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时要小心谨慎。
      十字路口的美联储会作出何种抉择?支撑其政策的依据又包括哪些?上证报近日邀请海内外经济学家就此焦点话题进行探讨,他们基本都认为美联储在下周的会议上不会加息,而即使加息对新兴市场而言也未必一定是一个坏消息。
      美国经济正稳步改善 但本月加息概率低
      上海证券报:如果满分是10分,现在的美国经济能打几分?外界普遍认为,美联储决定利率政策的主要参考指标包括失业率、通胀及宏观经济增长率,您认为哪个指标最被看重,它是否已经足够强劲到保证美联储可以顺利加息?
      左晓蕾:失业率是一个很现实的数据,从经济学理论来看,经济上去了,创造了就业机会,因此失业率才会下降。失业率下降,也就说明了经济增长较好。从美联储的角度来说,美国的指标印证了美国经济的改善,那么现在要盯的就是通胀率,因为通胀率是直接跟货币有关的。前美联储主席(编者注:威廉·马丁)曾经说过,“盛宴之前撤酒杯”,意思就是不能等通胀上来了再进行调整。现在美国通胀率不是很高,尤其非核心通胀率比较低,但是为何美联储一次又一次放出信号要调整利息?第一是因为要提前做准备,第二则是要市场会受到货币政策影响的各方提前吸收,不要出现政策冲击性影响,否则市场会出现震荡、失衡的可能性。
      袁堂军:从美国就业调查的结果来看,非农就业增加的主要行业是服务行业,其中医疗等专业服务部门的增加比较显著。金融部门和房地产也出现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制造业、与资源相关的行业等生产部门则出现就业减少。而且,从超过27周以上的长期失业率来看不降反增。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美国的劳动力人口是减少的,但劳动参与率却没有明显改善。如果说失业率的下降是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那么美国经济可以勉强打6分。但本次统计结果十分微妙,既不明确支持加息也没有坏到明确不能加息,加息与否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最重要的指标仍然是失业率,但美国经济真正复苏应该是制造业实体经济部门的就业率上升。其次是通胀率,如果美国经济好转,而又不及时加息,那么通胀压力会变大。目前并没有看到这样强劲的势头来促使美联储真正意义上的加息。
      梁伟豪:看起来可以打6.5分,美国的经济指标大都在稳步增长。但是在亚洲,我们没有感觉到一种来自美国需求的拉动。对于美联储来说,最重要的是失业率以及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两者都处于可以提供加息信号的范围内,其他因素(例如国际市场波动等)也会被考虑。
      上海证券报:美联储可能何时加息,这个月加息的概率多大?和两个月前相比,您的预期是否出现变化?
      左晓蕾:今年年底之前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前段时间股市下跌是因为在消化美联储即将加息,可以说是股市挟持了政策。所以,这使得9月份加息的概率下降。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可能也对加息时间存在一些争议。实际上,加息并没有一个最佳时间点。
      袁堂军:目前加息的理由并不很充分,可以认为本月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这与我两个月前的判断是一致的。其依据还是就业增加的行业特征是否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部门的增加以及劳动参与率的增加。同时,尽管美联储加息是以美国自身经济状况为依据,但也会顾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因为如果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最终还是会波及美国经济自身。就当前来看,加息时间点调整到年底或者明年的可能性加大。如果近期还是加息,那么应该是表达一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的象征意义,加息也会限于微小幅度,这样还能为实际加息提供一个较长的延缓时间。当然,如果近期美国和全球股市依然下滑,加息无疑也会大大推迟。
      梁伟豪:我们的预期是明年3月加息。两个月前,我们仍旧预计9月加息,但国际市场动荡以及美国较弱的通胀指标让我们推后了对加息时间的预期。
      加息并不直接挂钩危机 盘活特殊机构可带来机遇
      上海证券报: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将会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它又将如何影响全球市场?
      袁堂军:在全球分工再调整过程中,美国和日本以及欧洲的目标是类似的,都是希望实体制造业部门能够回到本国生产,解决以蓝领为主的失业率问题。这需要分两种情况来看,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明显,那么美联储加息,对日本和欧洲来说,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压力会减小,应该说对世界经济是有一定正面影响的。相反,如果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不够坚固,贸然加息不仅对美国本身的经济复苏不利,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葛文高:野村预测第一次加息时间不是9月份,而是12月份,对于全球股市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负面的消息。与1994年至1995年、2004年至2006年两轮紧缩周期相比较,这次加息无论是幅度还是步骤都会比前两次慢,我们预计加息的平均力度是一年75至100基点,相较而言,1994年时达到了300个基点,2004年则一共加了400个基点。所以这次加息对于全球股市而言绝不是非常大的挑战。
      从历史上的数据看,如果美联储加息,往往不是股市涨势的结束。美联储之所以加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走强,这会给一些公司带来利润上升,进而促使股市进一步上涨。2004年到2006年美联储升息通道结束之后,标普500比加息初期上涨了45%,全球股市则上涨了65%。
      左晓蕾:其实,全球已经在吸收美联储要调整利率的消息了,因此一旦美联储加息,市场会有所震荡,但是绝不会带来危机。因为政策调整要避免震荡,所以美联储关于加息说了很多次。包括之前欧元、日元的贬值,除了QE的影响,实际上也是跟吸收加息信号有关。一旦加息,资本要流出,欧元和日元收益会下降,所以它们才贬值,同时也导致了之前亚洲市场的汇率大幅调整,这也是为了与它们同步。
      上海证券报:加息对于新兴市场来说是否如临大敌?资金是否会进一步急剧流失?
      左晓蕾:新兴市场的资金已经流出去了,例如巴西,国际收支表出现了不太好的不能平衡的风险,所以说新兴市场已经经历了一个动荡。中国从去年开始热钱流进就开始减少,中国的资本流出也已经在发生,去年外汇储备增长只有1000亿,今年一季度资本账户是利差,上个月外汇储备减少900亿,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也在吸收加息信号,开始进行调整。采取措施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危机永远都存在,但是我们要判断危机是到何种程度的,先把这个先搞清楚,然后再把预案做好。
      葛文高:事实上,美联储的加息与否和亚洲股市是否下跌并非负相关。问题的关键不是美联储加息与否,而是市场是否足够有序。2013年,美联储曾发出QE放缓的信号,当时出现了一轮非常厉害的新兴市场撤资潮,那段时间亚洲市场的抛售非常无序。因此,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市场有没有比较严重的经济发展担忧,导致投资者想要暂时离开比较危险的资产。不过,如果跌到一定程度,有很大概率这些投资者还会回到这些新兴市场。
      袁堂军: 美联储加息对大部分资金不足、依赖于外资的新兴市场不是好消息,容易陷入资金流失的恶性循环,即资金流失导致这些国家的投资不足而经济滑坡,这又会加剧这些国家投资风险,进一步导致资金流失。尤其是最近国际资本市场的不安定,让国际资金变得十分敏感,需切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但对于中国而言未必不是好事,以制造业为中心的FDI投资,短期不会大量流失。如果处理得当,还可以借此抓住部分新兴市场资金流失的机会,充分发挥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的功能,让中国资本走出去,变劣势为优势。
      梁伟豪:最初可能会有一轮波动,新兴市场货币和资产价格可能因为市场偏好美元资产而进一步遭遇抛售。但对于亚洲新兴市场而言,这并不是不受欢迎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偏好弱势货币,以帮助支持出口。



上一条:郑新立:“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回到8%[ 2015-9-10 ]
下一条:把握大逻辑 实现大转变——把脉中国经济三大趋向[ 2015-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