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资讯
发挥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增长的显著作用
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6-1-4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初步预测2016年财政收入将增长6.5%左右,达到160700亿元左右;财政支出将增长8.7%左右,达到182700亿元左右。
      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
      1、世界经济维持低速增长,我国出口将恢复低速增长。
      201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维持低增长、低利率和低通胀的新平庸状态。2015年10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2016年将增长3.6%,比2015年高0.5个百分点。2016年,全球贸易难有明显回升。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为3.9%左右,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难有明显好转。
      由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出现分化,特别是美联储加息时点的来临,使得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新兴经济体资本净流出加剧,货币面临新的贬值压力,经济脆弱性增加。美国经济保持复苏,坚挺的美元将继续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到抑制作用,低通胀仍是全球面临的挑战。
      综合考虑全球经济和全球贸易保持低速增长,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条件,我国贸易相对竞争力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TPP协议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等因素,预计2016年我国出口增速在1.5%左右。
      2、国内需求对经济支撑力度有所减弱,经济增速将缓中趋稳。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但由于我国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反馈仍未打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工业生产和PPI继续低迷,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一是投资增速有望缓中趋稳。政府将继续扩大赤字规模,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大存量财政资金盘活力度,加大地方债务置换力度,适度放宽平台项目融资条件,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基建投资力度,PPP项目逐步推开,有利于解决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稳定和提升基建投资增速;随着近期出台的住房信贷、税收、土地供应等政策的落实,降准降息,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逐步释放,房地产销售和价格回暖,有助于房地产市场投资企稳;调低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将提高企业投资能力,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将提高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新增投资意愿,降低企业债发行门槛,允许借新还旧,将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制造业投资有望出现缓中趋稳的走势;2015年服务业等其他投资增速明显下降,随着2016年制造业和出口增速回稳,其增速也有望缓中趋稳。综合分析,固定资产投资2016年将增长9.5%左右,略低于2015年水平。
      二是消费增速小幅回落。2016年,居民收入增幅继续略高于经济增速,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落实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六大消费工程,电商等新模式迅速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稳定和结构升级。房地产及家电、建筑装潢销售增速将稳中趋升,销售减免购置税等措施将对汽车消费起到一定提振作用,汽车销售增长有望小幅回升。预计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左右,略低于2015年的水平。
      三是居民消费物价将保持小幅上涨态势。由于宏观经济继续降温,社会总供求关系仍然宽松,居民通胀预期有所减弱,国内粮价基本稳定并且高于国际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较为有限,2015年翘尾因素进一步减弱等因素将抑制CPI过快上涨。总体判断,预计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5%左右,与2015年基本持平。
      四是工业生产者价格跌幅有望逐步收窄。2016年稳增长政策逐步见效,宏观经济缓中趋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比降幅将会明显缩小,进口初级产品价格对工业生产者价格的下拉作用减小,工业企业库存削减可能会放缓,但由于我国工业供给能力充足,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工业品价格仍难以明显回升。预计2016年工业生产者价格将下降4.5%左右,比2015年降幅有所收窄。
      综合考虑内外需状况,初步预计,2016年我国GDP将增长6.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6.0%左右。
      财政收入增速将继续回落
      1、国内增值税增速将小幅回落。
      2016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小幅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继续下降,工业增加值的名义增速回落幅度在3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增值税增速将继续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2014年基本持平,与此相关的商业增值税增速也将基本持平。同时,国家将进一步推进营改增工作,将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税基。综合增减因素,2016年增值税增速将继续小幅回落。
      2、国内消费税增速将出现回落。
      2016年,随着经济增速和物价水平的继续回落,高档烟酒及贵重首饰的消费将逐步回落,成品油、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对消费税的拉动效应将消失;汽车、成品油销量增速回稳,将带动相关税收同比增幅回稳。
      3、营业税收入难以大幅增长。
      2016年,营改增将进一步扩围,相关行业营业税将减少。房地产投资增速难以明显反弹,建筑业营业税增速也难以明显反弹。受证券市场交易额增速调整的影响,银行等金融行业营业收入也将受到影响,相关营业税增幅也将明显回落。
      4、所得税增速将有所回落。
      2016年,工业增速继续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回落,工业企业所得税增速也将回落;房地产市场难有明显改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收入也难以明显向好;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回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加薪及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对个人所得税拉动将逐步减弱。
      5、进口税收增幅有望小幅提高。
      2016年,一般贸易进口额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进口税收增速将相应提高。
      综合以上因素,并考虑2016年政府将加大结构性减税和清理税外收费的力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及非税收入增收潜力明显下降等因素,初步预测2016年财政收入将增长6.5%左右,达到160700亿元左右。
      全国财政支出增幅继续回落
      1、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要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在扎实推进11大重大工程包与“三大战略”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逐步启动“十三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标示性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强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推动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
      2、要切实深化落实保障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2016年,要进一步实施好6大消费工程,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继续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落实完善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提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标、公车改革等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的新兴服务;进一步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推进力度,积极推进民生水利发展。
      3、持续加大对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持。
      2016年,要尽快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加快培育大数据开放创新、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点。加快启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方面的重大工程,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设立国家并购引导基金,推进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破局性兼并重组。通过发行长期专项债券筹资设立“过剩行业减产转型基金”,主要用于企业关闭、重组减少产能的引导和补贴,以及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培训补贴等。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初步预测,2016年财政支出将增长8.7%左右,达到182700亿元左右。
      从五个方面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一)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
      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有所加大,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建议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安排1.45万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规模安排7500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加3300亿元和2500亿元,全国财政赤字规模为2.2万亿元,赤字率为3.0%左右。
      (二)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融资压力。
      根据经济和市场形势,继续适度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保持适当的置换债券规模,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完善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和定价机制,扩大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投资者范围,鼓励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符合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投资地方债券。继续加大地方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力度,督促地方尽快拨付使用应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坚决收回并且重新统筹安排调整到重点支出方向。
      (三)加大对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支持力度。
      适度扩大中央财政的负债规模和比例,适当提高中央财政铁路、水利、生态环保等大型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出资比例。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加速折旧的基础上,加大中央财政对重大技改和设备更新投资的支持力度。尽快明确财政补助标准、时限,以及涉及价格、收费、政府让利和法律保障等长期利好预期,实质性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PPP模式。全力推进“双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行动计划,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以共享发展理念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在生产力和市场需求,以经过优化整合改造提升的现有各类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为依托,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化基地。
      (四)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加快推进全面营改增,将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并适当简化税率。支持创新驱动,进一步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推广到全国。尽快在国内流量较大机场增设进境免税店,引导出境国内游客加大在进境口岸免税店的消费。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及关税政策,加快培育包括高技能人才教育与专项培训市场、信息产品消费、智能家电消费、农村及中小城市电商和跨境电商体系、高端消费品国际品牌境内消费市场、现代物流体系等消费市场。
      (五)坚决守住民生保障底线。
      结合双创进一步调整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落实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帮扶企业稳定岗位;出台有利于产能出清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向银行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筹措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解决产能出清中的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置;以更加积极有效办法在卫生、教育、养老、旅游等民生领域大力推广PPP项目,支持采取PPP模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投资运营,加速消化库存并且盘活房地产市场。
      去年财政收入增幅回落
      财政支出增幅有所加快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创六年新低
      2015年1-11月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有以下特点:
      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低开后走高,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大于中央。
      受经济增长放缓、PPI持续回落、营改增、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大幅回落及上年基数等因素影响,2015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大幅低开,增幅仅为3.9%,二、三季度、10月、11月增速分别为9.0%、 8.9%、 8.7%和11.4%,同口径增幅前三季度、10月、11月分别为2.4%、6.8%、 6.9% 、5.4%和8.6%。
      受增值税收入增幅回落、进口环节税收大幅下降、出口退税增加较多、石油特别收益金减少等因素影响,1-11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11.39亿元,增长6.5%,同口径增长6.2%,增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完成预算93.9%,进度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
      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923.56亿元,增长9.3%,同口径增长5.2%,增幅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完成预算88.1%,进度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增速在10%以上的只有上海、湖北、北京、广东、浙江、江西等12个省份,个位数增长的有16个省份,其他3个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和传统工业的省份财政收入出现下降。
      2、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进口环节税收增速持续回落。
      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以及营改增后进项税抵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增值税28003.7亿元,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值税同比下降。如果扣除营改增的影响,增值税同比小幅下降。
      受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以及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减少的影响,企业所得税26480.43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上年同期回落了5.4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所得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
      受国内需求疲弱、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1-11月一般贸易进口(按美元)下降17.6%导致进口环节税收大幅下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1138.12亿元,同比下降14.1%,比上年同期回落18.1个百分点;关税2287.72亿元,同比下降11.5%,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3、国内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有所回升。
      受成品油、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拉动,国内消费税9701.19亿元,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0.2个百分点。受金融业营业税大幅增长影响,营业税17505.54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加快8.5个百分点。如果剔除营改增的影响,增速将有所提高。受工薪所得项目和财产转让项目增加较多的影响,个人所得税7917.76亿元,同比增长17.4%,比上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受股票市场交易量巨幅增加的影响,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2395.27亿元,同比增长336.9%,比上年同期加快309.8个百分点。
      4、房地产相关税收走势出现分化。
      从季度走势看,随着房地产政策调整效应显现,二季度房地产市场转暖带动相关税收降幅收窄,6月份变为正增长,三季度后相关税收增幅进一步扩大。
      5. 非税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受特殊增收因素的影响,非税收入24505.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0%,同口径增长12.3%,比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专项收入5867.58元,增长79.1%,比上年同期加快72.0个百分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719.63亿元,增长22.8%,比上年同期放慢1.5个百分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008.79亿元,增长97.7%,比上年同期加快64.1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有所加快
      1-11月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情况如下:
      一是教育支出21735.23亿元,增长17.7%,比上年同期加快10.0个百分点。继续聚焦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加大对中西部等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补贴力度,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年生均1500元提高到2000元。
      二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21.82亿元,增长21.9%,比上年同期加快10.1个百分点。按照10%的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
      三是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072.5亿元,增长21.8%,比上年同期加快11.0个百分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
      四是农林水支出13373.17亿元,增长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2.8个百分点。加大对产粮、产油和制种大县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终端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补贴资金整合力度。
      五是节能环保支出3692.07亿元,增35.4%,比上年同期加快31.7个百分点。
      六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95.74亿元,增长10.1%,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及全年全国财政收支预测
      1、2015年第四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将小幅回落。
      随着政府稳增长政策逐步发挥作用,内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所增强。初步预计,GDP四季度和全年均增长6.9%左右。四季度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4%和1.4%左右。经济增速的趋稳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但考虑到工业、房地产行业税收没有明显改观,股票市场交易额有所萎缩,能源资源价格低迷状况难以明显改观,房地产市场投资难以明显回升等因素,初步预测,四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3%左右,全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5%左右,达到150900亿元左右。
      2、 2015年四季度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将大幅回落。
      前三季度,财政支出增速分别为7.8%、14.9%和25.8%。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为了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目标,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七大工程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4大新的工程包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要切实落实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提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标、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持续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工程和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持。初步预测,四季度财政支出增长4.9%左右,全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0.7%左右,达到168100亿元。



上一条:在结构性改革攻坚中实现稳中有进——2016年中国经济展望[ 2016-1-4 ]
下一条: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意外偏紧 降准预期再升温[ 201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