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津打工3年的江西籍九零后张永华,告别了原来的“工棚”,搬进了由政府和企业免费提供的蓝白领公寓。10平方米的单间内,洗漱间、双人床以及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让他的“幸福小家”倍感温馨。
小崔来津打工三年了,以前为了节省开支,只能选择居住在简陋的工棚或与其它的老乡合租住在狭小的出租屋内。直到他应聘到天津港保税区的应大集团,住进青年公寓后才真正让他感觉到自己离安家天津的梦越来越近了。
小崔说,青年公寓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由企业出资为外来青年务工人员免费居住的。这里住得舒服,吃的也特好。
天保青年公寓文体中心有2000平方米的超级食堂,里面开设了三十几个特色风味窗口,所有食品都是现做现卖,西北的拉面、东北的乱炖、西南的米粉、广东的叉烧等全国各地风味小吃一应俱全,花上十块二十块就能在这里吃个饱、尝个遍。
不仅吃得好,公寓楼内的居住环境也让这些新生代外来务工青年有了归属感,2人间和8人间的公寓,上下铺的布局与高校的大学宿舍十分相似,环境干净整洁。
足不出户享乐呵呵生活
在天保青年公寓文体中心三、四层,图书馆、电化培训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影放映厅及网络阅览区不仅为年轻员工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晚餐”,定期举行的职业技术培训更是激发了员工们的学习意识。前不久,公寓组织的会计资格证培训,还设有两个“培训教室”,配备了50台电脑提供免费培训。很多仅仅拥有初中学历的90后新员工,在这里完成了高职、大专的学历培训,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为每一位在此工作的职工,传递着学习、奋进的正能量。
文体中心四层有六个标准的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室5个、台球桌12个、一个健身器械区和一间舞蹈房和瑜伽房,直观看上去整个运动场地不亚于一个专业的体育场馆。公寓组织的文化节是外来工的"草根狂欢节",唱歌、舞蹈、拼魔方、铁人三项等都有,热闹极了!很多人还在公寓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恋爱以后一下子就找到了家的感觉!新时代的外来务工者对生活、工作要求高了,给他们创造有归属感的工作、生活环境,对稳定劳动关系,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推进区域和谐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心情好了再累也高兴
情绪波动大与心理困惑多已经成为当代年轻外地务工人员普遍问题,及时疏导和化解心理问题也成了很多青年公寓服务的重点与亮点。
天保青年公寓有个十余平方米的心理宣泄室,一进门一面长达三米的宣泄涂鸦墙上写满了员工的“心声”:“不想加班”、“什么时候放假回家”、“我想涨工资”……五颜六色的笔画,七扭八歪的文字,乍一看,乱糟糟的涂鸦墙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外来务工人员心中的苦闷。90后外来务工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独生子女,在老家同样都是被宠着的宝贝儿,所以和城市的很多同龄人一样,稍有不顺意就跳槽,遇到突发事儿情绪波动大更是常见现象,在这里,员工可以写出自己心里的不满,或者大声喊出来,也可以对着地上摆着的充气假人、沙袋等拳打脚踢,拿来出气!
在心理宣泄室相隔不远的地方,一位经验丰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在为一名80后员工进行心理疏导。为了解决新生代外来员工的心理问题,天津港保税区工会等有关部门在今年创立了“预约幸福”心理工作室,固定时间为有心理困惑的员工进行心理疏导,为年轻人宽心。近一个月来,已经有百名员工先后到心理咨询室前来咨询,今后保税区将开展更多的心理知识普及讲座,适时对区内职工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心气顺了,工作也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