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顾问:透视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3-1-1 自从2001年10月15日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以来,天津空港经济区已走过10年的风风雨雨,其不断完善区域配套设施,高速发展,成为了国内外投资的焦点。目前,空港经济区已累计引入高端项目200个,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45个,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8个,民用航空、装备制造、通讯信息、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等产业蓬勃发展,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
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指出,天津空港经济区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直到形成目前的规模,极大拉动了天津航空业的发展,为天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建设投资空港经济区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国内其他空港经济区学习、借鉴。
明确的市场和功能定位。经济区的定位是其在建设投资前必须要确定的关键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并与当地区位以及市场环境相结合,才能为经济区确立合理的、可行的定位。经济区地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东北部,连接着市区和港口的生态工业园区,依托着机场和天津滨海新区,着重打造高端制造业高地,重点发展了以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
合理的布局规划。经济区的布局规划必须整体化同时要以当地的资源禀赋为依托,通过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基础以及当地的特色实现差异化的竞争。目前,天津空港经济区已经形成一个产业聚集、功能复合综合经济区,拥有完善的航空制造业链条和集聚的航空物流产业。与此同时,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等临空特殊型服务业、临空高科技产业突出。
积极招商引入企业,以项目带动经济区发展。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进驻与参与,商贸往来和项目实施是经济区发展基础。目前,经济区已累计引入200多个高端项目和行业企业巨头,在航空航天领域、生物医药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总部经济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既有美国卡特彼勒、江森自控、SM中国投资、中铁十三局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柳工、西子、天汽模等国内龙头企业。
中投顾问行业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在国内的空港发展与建设中,机场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大型机场的建设,进而拉动航空以及相关产业的聚集,达到对高素质群体的吸引。空港经济区必须要依托机场的建设与发展,与航空业形成良好的衔接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空港经济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