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中国没有刻意推广人民币使用 发布时间:2013-2-1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26日在瑞士东南部小镇达沃斯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央行对人民币的国际化采取市场化取向,没有刻意地支持或提倡它。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政策是,对人民币国际化采取市场化的取向。什么是市场化的取向呢,就是水到渠成,我们把人民币和美元和欧元还有其他货币放在同一个竞争场所里,让它们公平竞争。”正在参加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易纲说。 易纲表示,中国并没有刻意地去推广人民币的使用。“过去跨境贸易支付和跨境投资不允许用人民币,实际是对人民币的歧视。我们现在做的只是把对人民币的歧视去掉,让它和其他储备货币一样可以用于跨境支付和投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并没有说要特别扶持人民币。” “所以我希望海外的朋友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颗平常心。实际上它快一点、慢一点都是市场的选择,企业和金融机构认为哪个货币方便,它们就可以用哪个货币。我们作为中央银行并没有刻意地支持它或者提倡它。” 在谈到人民币汇率水平时,易纲说,“现在人民币汇率比较接近平衡的水平,市场的供求大体平衡。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去年的外汇储备增加是过去五年中最少的,汇率市场上的供求大体平衡了,中央银行就不用在市场上大量地干预,所以我们外汇储备积累的速度会下降,这也是一个好事。” 对于日本政府日前推出的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易纲表示,中国会密切观察这个政策的外溢效应。 “不仅仅是日本,美国、欧洲央行也实行了数量宽松的政策,这种政策使得全球的流动性大量增加,这种流动性的增加会增加跨境资本流动,就是资本的流入或者流出,或不稳定的流动会增加。” 易纲说,“这种政策有可能导致各国之间在政策上竞相贬值,这些外溢效应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我们都要密切关注。”
|
上一条:习近平节约号召影响中国年会消费[ 2013-2-1 ] 下一条:住房公积金被指济富不济贫 专家建议调免税政策[ 2013-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