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关注英镑贬值
发布时间:2013-3-5  

      如果说最近有一则新闻丝毫没有影响我睡眠的话,那便是信贷评级机构穆迪(Moody's)下调英国主权债务的AAA评级。它的意义并不比一篇批评性的报纸文章更重大。之前美国和法国的评级下调未能激起多少波澜,而评级机构近几十年来也没有展现出对世界经济紧张形势的真知灼见。它们仍是个人的评判。

      更重要的是英镑贬值。自从2007-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镑的官方贸易加权指数已经下跌约25%。随后英镑在2012年期间缓慢走高,这一趋势想必招致英国财政部和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不满,原因是其理论上对“竞争力”有不利影响。它们无需担忧。作为对过去几周动荡局面的反应,英镑已跌至2009年后的平均水平以下,看来还将进一步下跌。

      如果你致电任何一位官员请求置评,得到的回答都将是“我们没有汇率目标”。英国可能没有制定汇率目标,但确实有一项没有明说的政策。有关“调整经济平衡”的所有言论都意味着增加净出口,鉴于去年第四季度国际收支数据令人失望,这一目标变得更为明显。

      增加净出口的战略有两重目标。如果成功,它将能减少财政部和英国央行的不眠之夜。它还能以完全体面的方式促进国内经济活动和就业。实现目标的没有明说的工具是让英镑贬值。这方面的迹象显而易见。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似乎准备无限期延后2%的通胀目标。还有,英国长期利率在过去数月悄悄攀升。

      这是否相当于“以邻为壑”的政策?“有关部门”会竭力否认这一说法,他们会说自己只是在试图调整经济平衡——仿佛他们知道什么是“正常”的产出、出口和进口布局。

      有人可能合理地提问:我能拿出什么替代选择?我长期主张,经济政策制定者应当制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即以一般现金衡量的国民收入,而不是通常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货币量。

      尽管官员们无法决定实际经济产出,但他们能够在名义基础上影响其变动。例如,他们可以制定5%的名义GDP增长目标。他们无法决定其中有多少是实际增长,有多少是通胀,但如果此类指标成为官方政策,那么工资和定价机制将与之适应。

      反对该政策的主要理由是,GDP数据仅仅每季度公布一次,存在滞后,并且常常受到修正。如果政策真的需要每日基础上的高精度,那么这些反对理由将是致命的。但在实践中,只需大致了解趋势,就应当足以确定需要收紧还是放宽政策。

      将要出任英国央行行长的马克?卡尼(Mark Carney)在向议会下院财政特别委员会(Treasury select committee)作证时,表达出对名义GDP目标制度的好感——“尤其是在经济处于(短期利率)零下限的背景下,同时其优势源于提高通胀预期,并以更高的可信度有效降低实际利率……”

      总之,“制定名义GDP目标,能防止‘过去的事成为过去'。如果在最初几年为了恢复旧的趋势而提供刺激……如果出现额外缺口,那么央行需要弥补”。明白这一点本身就能形成刺激。

      最后,他表示暂时反对名义GDP目标制,理由是,如果“显著比例的经济个体不遵循规则,不明白央行的意图,名义GDP目标制的主要优势便会丧失”,我们又回到了通胀目标制的老路上。但他肯定了开展讨论的重要性。显然,决定政策框架的是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但即便是他也能从公开的辩论中受益。

 




上一条:奥巴马筹划减支由来已久[ 2013-3-5 ]
下一条:欧元集团肯定成员国削减赤字努力[ 201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