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千亿MLF注入流动性 分析称无法替代降准 本文来源于:网易财经 发布时间:2015-8-20 网易财经8月18日讯 继千亿逆回购操作之后,央妈再度为央行输血。今日下午,央行微博称,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100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央行方面表示,此举意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奇霖表示,从绝对量看,1100多亿的MLF是不够的。6月底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超储率是2.5%,7月外汇流出3000多亿,8月预估5000亿,这两月外汇占款少了8000亿,初步估计7、8月财政存款多增2000亿,。此外,考虑到准备金存款余额增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补缴又冻结了超额准备金3000亿,最后超储率可能只有1.5%了。 本周二,央行大手笔在银行间市场祭出超千亿逆回购,中标利率维持在2.5%。“从央行的动作来看,逆回购+MLF只能提高0.2%左右的超储,这种支持力度肯定是不够的。如果MLF有用,从今天的资金面表现看,应该能看到资金利率的下行,但遗憾的是加权平均的7天质押回购利率2.5332%,较昨日是上升的。” 李奇霖称,考虑到外汇占款流出的是长期限流动性,因此,无论哪一种货币投放模式都无法替代降准,降准的期限理论上是无穷期的。 汇率端稍见稳定后,我们能看到降准的出现,幅度约为100基点,时点预计在9月上旬。 此前,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中国目前的利率与欧美国家的零利率水平相差较远,因此下半年央行的降息降准存在既定空间,尤其是下调存准备金率空间更大,有利于提升货币流动性。 昨日,方正证券分析师杨为敩发布的研究报告称,CPI在5月已现拐头向上迹象,若该趋势持续,且在经济增长短期回落空间不大的假设下,资金利率将在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两方面都受到向上的拉动力,短期或降准。 此外,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表示,央行进行逆回购显示中国政府的政策基调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第三季度降准的可能性较减息加大。(胡雯) |
上一条:央行公开市场18日资金净投放创半年新高[ 2015-8-19 ] 下一条:国企财税金融领域改革将提速 金融改革多点开花[ 2015-8-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