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财经资讯
PMI“打架”显经济不确定 寄望财政担当稳增长
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6-8-8  
      作为经济景气的先行指标,“官方”和“民间”的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又打架了。
      8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落入景气收缩区间;而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则录得50.6,较6月上涨2%,这也是2015年2月以来首次录得增长。
      市场普遍认为两个指标走势相悖被认为是统计样本的差异所带来的,而差异的本身正显示了当前中国经济所经历的不确定性。受访经济学家称,7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还需要政策呵护。
      打架的数据
      7月份PMI数据中,尽管整体走势相左,在分项数据上,官方和民间数据走势也多有差异。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略有回落,就业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在收缩区间微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则在收缩区间持续回落;而财新发布的报告则显示,各分项指数全线上升,其中产出指数、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等均从收缩区间升至扩张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就业指数虽有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二者的背离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统计样本的不同。如果说两者有背离,背离原因可能在于:一是两者样本企业的地区分布有差异;二是两者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权重有差异。”对于背离的原因,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也分析称。
      据他介绍,首先,两者样本企业的地区分布有差异。从6月的投资数据来看,东部民间投资略有上升,而中西部有所下降;东部政府投资下跌速度较中部慢。若该趋势保持至7月,或可部分解释为何7月财新PMI上涨而统计局PMI下跌。其次,两者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权重有差异。国家统计局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中,重工业比重相对较高,而财新PMI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中,轻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相对较高。重工业部门由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原因,对国家统计局PMI的拖累可能较大。
      “从统计样本来看,官方PMI的采样口径与工业增加值最为接近,也更加合理;而财新PMI的样本较小,且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对经济现状的代表性要差一些。”对于官方PMI与财新PMI背离的现象,长江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赵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
      在赵伟看来,近年来,经济增速稳步下滑的过程中,大中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效应、信贷便利及政策倾斜等因素,对抗经济下行压力的能力相比中小型企业要强一些,这也是近年来官方PMI指数表现的往往比财新PMI指数要好的原因。
      “7月财新PMI高于官方PMI指数,这可能是因为部分中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改善了相关行业的预期,中小型企业相比而言机动灵活得多,可能存在由于价格上涨而导致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行为改善;而大中型企业更多受制于去产能/去杠杆的压力而无法受益。”赵伟表示。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则更强调受极端天气的影响,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以及一些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压缩生产。
      其中,扩张动力仍显不足从数据可见: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0%,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尤其,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由1~5月份的3.9%回落到1~6月份的2.8%。
      经济短期W型、中期L型
      PMI数据呈现出的经济增长动能难以令市场满意,这也成为对未来整体经济走势判断的重点。
      赵伟则对记者表示,在需求没有趋势改善的背景下,企业库存回补行为已近尾声;地产销售景气见顶使得下游耐用品消费的提振空间已经较为有限;但是,稳增长滞后效果会有利部分第二产业行业的景气改善,第三产业去年同期的基数偏低或成为新的数据支持力量。
      “预计3/4季度经济增速仍将维持在6.7%左右,与上半年大致持平,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但下行空间被锁定;民间投资增速仍将下滑,经济的支撑力量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发力。”赵伟说。
      不过,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随着一季度的投资高峰渐行渐远,短期刺激作用逐月消减,二季度以来的政策基调趋于稳健,货币环境稳中偏松,避免形成过度宽松预期,财政政策“托底”定位明确,力度上仍有所保留。
      因此他预计,三季度制造业较二季度略有疲弱,但亦不会远离荣枯线。以当前形势来看,全年GDP完成6.5%以上的增速基本无虞,下半年再行强刺激的必要性降低。
      对于目前经济走势,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称,“我觉得无论业界确认了目前和未来走势是L型,经济下行压力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将长期存在基本是共识。只不过短期内前期刺激政策效应减退造成经济下行动能上升,因此需要政府在稳增长层面加大力度。”
      同时在章俊看来,年内和未来一两年,都需要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两条腿走路。在这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相机抉择的修正政策方向和力度,但鉴于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因此无论是经济增速肯定会有所起伏,也就是短期看是W型。
      7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除了明晰“三去一降一补”的实施重点,还将财政政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会议强调,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保证公共支出能力和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
      其中,对于会议要求的“发挥财政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记者解读称,“这意味着在民间投资意愿不足的现状下,将加大实际财政赤字规模,提高政府主导投资增速,实现总需求平稳。相应的,基建投资将成为财政资金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会议将财政政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预示着下半年财政政策将在撬动民间投资和加码基建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而货币政策将配合财政政策发力,力促中国经济从‘探底'走向‘筑底'。”钟正生发最新研报也称。
      钟正生还表示,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数据超出了他们预期,统计局制造业PMI虽然下滑,也依然位于枯荣线附近。虽然他们一直认为在二季度经济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政府会加大财政刺激,但并没有想到反弹会来得这么快。
      “我们从6月的调查情况也了解到,很多基建项目都已经审批完毕等待落地,7月经济反弹跟财政刺激加码有直接关系,政策效果已经初现端倪。但一个月的反弹并不能证明经济已经企稳,下行的压力仍存,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撑不能松懈。”钟正生进一步称。
      在财政措施上,在章俊看来,“预计除了增加财政支出力度之外,有针对性的减税以及取消不必要的行政收费也至关重要,并且还可能会通过政策性银行对重点基建项目的支持来增强准财政支出效应。”



上一条:发改委: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东北下行趋缓[ 2016-8-5 ]
下一条:新华社:人民币和外储双解压 降低央行降准迫切性[ 201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