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田头难觅年轻人 现代农业后续乏人引担忧 发布时间:2013-3-27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三勤村正在播种,记者看到,在田里忙碌的都是些老年人。赵波承包了30亩蔬菜大棚,今年准备用远程计算机来控制大棚生产。但一直找不到会操作这项技术的年轻人: 赵波的担忧不是个案。宁波市农业局去年曾经带着200多个岗位到云南农大招聘,招聘会上当场签约了45名大学生,但最后履约的只有两人。副处长宋兆祥分析说,大学生不愿务农,除了不愿吃苦外,收入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宋兆祥:从客观上讲,我们补助额度还不是很高,一个大学生如果一年6到8万他可能还安心一点;第二个是农业生产说回来还是比较艰苦的,回报率回报周期很长。 为吸引大学生到农业一线工作,宁波市四年前就出台了鼓励政策,包括年薪不少于3万、提供社保补贴等,去年又增加了“优先录用为农技人员”等优惠措施。4年来,务农大学生增加到了300多名,但距离1000名的目标依然很远。宋兆祥忧虑地说,如果没有大量有知识的年轻人加入,农业发展后劲堪忧:宋兆祥:13亿人谁来养?中国的地谁来种?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如果说我们有知识的青壮年不充实到农业一线,直接的影响是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上一条:现代农业能否走入百姓家庭?[ 2013-3-27 ] 下一条:汪洋:把三农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 2013-3-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