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商品新闻
多地果蔬滞销考问小农经济 农民成市场风险主体
发布时间:2012-11-2  
        产品供需“打摆子” 农民老伯咽苦水
  被称为“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的湖南常德石门县,今年柑橘大丰收,预计全县总产量达45万吨,但由于近期多雨,大量的优质柑橘滞销,成堆柑橘被丢弃在泥地里腐烂变质。
  柑橘滞销已经成为年复一年的常见现象,去年重庆、贵阳等地就曾出现类似困境。为避免丰收伤农现象,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比如通过媒体渠道拓展商机,再比如动员党政机关“掀起采购滞销柑橘的高潮”。同样就在上月30日,著名歌手李玉刚为缓解吉林老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苹果梨滞销的压力,称自己将自掏腰包订购30吨苹果梨。其情至诚确实可嘉,但这样的关爱之举,至多只能减少果农损失,距离让果农致富的目标还相隔甚遥。
  不仅是果农因滞销而伤心伤神,今年的山东芹菜、山楂、白菜及河南山药等农产品(5.77,0.00,0.00%)亦严重滞销。“安徽庐江20万公斤红薯滞销”、“河南农民赠送滞销萝卜致万人哄抢现场”、“山东莘县黄瓜滞销,收购价1毛一斤愁坏瓜农”……滞销阴影似乎盘桓在各地田间山头挥之不去。
  “中国的农产品更像是股票市场,”长期研究农业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樊明说,“只要现在小农经济不改变,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从根本上都是解决不了的。”
  凭感觉种菜
  明年还种白菜吗?山东王庄村民高法金说:“还得种呀。谁知道明年白菜是什么行情呢?”随后他又补充道,“明年种的就会少一些。”“以前我们庄上2000多亩地都种白菜,现在有500亩地改种其他作物了”、“看到行情不好,连水都很少浇了”、“谁会将家里面所有的地都种成白菜,要是都赔了怎么办?”四五位在地头收割白菜的农民,都做出了类似表示。不种白菜又能种什么呢?一亩地就得种三茬作物,要不就闲置了。三茬的作物,又不能被一种作物完全替代。盛产土豆、白菜的王庄,种植其他作物,在自然条件以及技术上又达不到。
  石门这次大量柑橘滞销时,橘农就十分迷惘:“除了柑橘不知道再该种什么,我们谁会寻思‘市场'这事呢?只有等到市场检验的时候,赔钱了再毁,挣钱了就扩大规模。”
  由于不少村民识字不多,也不会上网,他们很难通过有效渠道去了解市场信息,对需求做出正确预判。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有农民自身前瞻性不够的原因,但更有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就拿柑橘来说,2011年,全国19个省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200万亩,总产量达2650多万吨,照此产量推算,全国13亿人人均消费41斤柑橘,才能实现产销平衡。这表明,柑橘市场竞争压力远超想象。在这样一个产能旺盛却市场有限的领域,柑橘丰年滞销的宿命,其实早已注定。
  农民成了市场风险主体
  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为让农民尽快走上富裕道路,想了不少办法,其中就包括鼓励改种经济作物,提高农产品的价值等。正是在这些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下,各色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柑橘一项,全国有十多个省份有“柑橘基地”的头衔。
  在市场尚未饱和的短缺时期,这些举措无疑有助于大力促进生产,可以为农民带来实惠,但随着各地规模种植能力的迅速崛起,基地化种植的天平快速滑向了微利或亏损的那一端。几乎每年都能看到萝卜、苹果、红薯、西红柿、西瓜、柑橘等产品滞销的消息。
  樊明表示,农产品的滞销和低价,一个原因就是小农经济下,农民对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农民每年在决定种植什么东西的时候,更多受到当前价格的引导。不像一些农业发达国家一是规模经营,二是专业化。每年各种农产品的产量相对可以被预期。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的产、供、销一条龙式的基地化生产,确实是现阶段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致富的理想模式之一。但过多过滥,尤其是不切合各地实际的规模化种植,本身就为滞销埋下了伏笔。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复制外地基地化种植模式,肆意扩大种植面积,贪多求大,缺乏全局性规划,缺乏品种改良的长远思考,导致产品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农民增收无望。
  再者,在与市场对接方面,许多地方在基地化种植方面干劲十足,在终端销售方面要么大包大揽,要么完全抛给市场,农民始终是市场风险的主体,难以在市场摸爬滚打中得到锻炼成长。
  新农民出新招
  实际上,各地的农民们已经在绞尽脑汁各出奇招来对付农产品的滞销。比如同样是果农的小姚从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家里种植了300多棵山楂树,两年里他进行了多次科学试验研究,最终得出的新技术能够让每棵树每年的产量能够保持在50斤左右,避免果树大小年带来的供需失衡。
  而正在上大学的小郭现在则正想着怎么通过电子商务淘宝来对外销售河南老家的红薯。
  樊明说,农产品上“淘宝”,这对那些少数会使用电子商务的农民来说会得到益处,但当一种农产品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时,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依旧没有解决问题。
  无论是小姚还是小郭,都在试图运用更多的农业或者信息技术来改善自己的生产和销售,这个过程能够让农产品市场更加透明化和高效。但是在小农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供需的不确定性更是一种常态。




上一条:进口大豆量创新高 同比增加近一成[ 2012-11-1 ]
下一条:农业部:力争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2012-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