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商品新闻
钱学明委员:把国土整治资金建村庄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13-3-4  

      新浪农业讯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建议,把国土整治费用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有序建房。

  针对当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正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建房的高潮,大量耕地被占用,村庄建设杂乱无序,有新房却无新村。

  钱学明认为,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农民建房大量占用良田而国家花巨资开垦荒地;农民花大量金钱建新房而村庄环境脏乱差依旧;农村住房空置率高而进城务工农民无房可住。

  他建议:1、利用低丘缓坡规划建设新农村,减少占用耕地。2、把国土整治费用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有序建房。3、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科学发展。

  以下为其观点全文:

  新农村建设亟需保护耕地

  民建广西区委主委  钱学明

  当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正兴起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建房的高潮,存在大量耕地被占用现象。外出务工人员用打工赚来的钱回乡建房子,一般占地上百平米,多则几百平米,往往占用优质耕地。同时,由于条件限制,村庄建设杂乱无序,导致农村“有新房无新村”。

  一、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农民建房大量占用良田而国家花巨资开垦荒地。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的村庄建设,同样需要以基础设施投入为前提,而我国目前政府对村庄基础设施几乎没有投入,农民自然会选择 “三通一平”条件较好的村子周边进行建房,而这往往会占用良田或耕地,由于农村建房占地没有办法准确统计,危害之大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国家花巨资开垦荒地,用“占补平衡”的方式,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据统计,我国每年用于整治农村土地的费用近千亿,而新开垦的耕地,往往是“半生不熟”的土地。结果,国家花了钱却丢了良田。

  2、农民花大量金钱建新房而村庄环境脏乱差依旧。在没有任何规划引导、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村庄建设杂乱无章是必然的。农民花大量打工血汗钱建起新房,却无法改善村庄环境。结果,农村有新房却没新村。

  3、农村住房空置率高而进城务工农民无房可住。山区农村由于资源条件较差,难以致富,大量劳动力只能选择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的人员,由于难以在城市落户,绝大部分都选择回农村建房,以解老来后顾之忧。他们花十几、甚至几十万修建的住房,每年仅在过年等重大节日才能回来居住,大部分时间空置。这样大量建房不但浪费大量的金钱和土地资源,而且也不利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我国城镇化进程。结果,农民花了钱占了地却在城里打工没房住。

  二、建议

  1、利用低丘缓坡规划建设新农村,减少占用耕地。按照十八大报告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的要求,中西部山区新农村规划布局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用于村庄建设,可以减少农民因建房占用良田,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2、把国土整治费用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有序建房。目前,国家花钱整地却丢了良田,农民花钱建房却无新村,“两头不到岸”。如果国家出钱在适宜的低丘缓坡地建设基础设施,农民按规划引导有序建设,就能既保良田又得新村,一举两得。

  3、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科学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三大差距”的根本途径。当前,应尽快设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住房优惠贷款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消除农民进城的障碍和后顾之忧。这样,既可以减少耕地占用,又可以避免住房资源浪费;既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又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上一条:两会一号提案花落绿色农业[ 2013-3-4 ]
下一条:多吃红色食品可以预防感冒[ 201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