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中国人抢购奶粉引发全球恐慌 对国产奶粉“不信任”为深因
发布时间:2013-2-4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等媒体报道,近期中国人涌入澳大利亚、荷兰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抢购洋奶粉,"中国式抢购奶粉"行为导致多国超市婴儿奶粉出现缺货乃至脱销,本土孕妇因为买不到奶粉,而请求当地政府介入。

     “中国式抢购奶粉”行为导致多国超市婴儿奶粉出现缺货乃至脱销,本土孕妇因为买不到奶粉,而请求当地政府介入
最近一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超市货架上贴出中文提示"限购奶粉",而近期香港政府则预备将奶粉列为法定"储备商品",限制出口数量,水客带奶粉出镜限三罐内。可以说,"中国式抢购奶粉"引起了全球恐慌。

      购买国产奶粉方便快捷,经济上又有价格优势,为何中国消费者要千里迢迢跑到国外抢洋奶?国产奶粉何时可以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对此,IBTimes中文网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她表示,"中国式抢购奶粉"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赖。

      朱毅告诉IBTimes中文网,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了21.2万吨奶粉,这么高的数量恰好证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放心,对洋奶粉的依赖。在欧美新西兰等国,婴幼儿奶粉一直是政府重点补贴的对象,再加上外币汇率长期走低,这就使得洋奶粉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这是中国人出镜抢洋奶的原因之一。

     "但最主要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赖",朱毅表示,三聚氰胺毒奶粉一事是中华民族的集体痛楚,而近期新西兰奶粉被爆出含有双氯胺,民众的心情就更难受了。虽然后来就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新西兰奶粉还不能构成食品安全事件,但洋奶粉的粉丝们还是转移了方向。尤其是对于具备强购买力的中产阶级来说,他们有能力,便从一个洋品牌转到另一个洋品牌,到世界各地抢购奶粉去了。

      朱毅还表示,中国人相对来说有囤积的爱好,总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备无患也可以防不测,就像当初日本发生地震核泄漏,中国华北地区居民抢碘盐囤积一样。中国人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对吃的东西很上心,这也是文化上的差异。新加坡的人可以让小孩子对着自来水管出水口喝水,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婴幼儿食品上,民众对奶粉的质量更加关注,其零容忍度要求奶粉零风险。

      虽然有评论指责中国奶制品监管部门,在应急监管时常常偏向"肇事者",一次次以保护行业发展、企业生存、员工就业等荒诞不经的理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朱毅指出,公平地来说,现在处于严打期间,只要奶制品出现风吹草动,监管部门都会有所行动,只是说中国奶制品安全标准,经常被质疑为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此次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奶粉产生"信任危机"后,伊利的股份马上就上升了,这对于国产奶粉来说,算是一次机会。国产奶粉应该严格自律,建立品牌美誉度,恢复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但是否昙花一现,还是看国产奶粉能否以质量为本。

     "恢复民众对国产奶粉的信任,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可能需要五年或者十年,"上述人士称。




上一条:外资投行年终奖起底:美资投行研究部奖金为零[ 2013-2-3 ]
下一条:美国财政紧缩应缓行[ 201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