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专栏:亚洲为“安倍经济”做好准备
发布时间:2013-2-6  

      亚洲股市目前正在应对量化宽松现象,不过情况有了新的变化。这一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不是美联储而是日本央行。但流动性宽松的情况看上去是一样的。

      投资者可以从此前美联储量化宽松计划在亚洲造成的影响中吸取教训:他们应该预计多国币值在走强的同时会出现剧烈波动,资产市场走高以及那些试图阻止热钱流入以避免通胀和房地产泡沫的各国政府可能做出的政策反应。

      上周,有消息进一步确认说,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倡导的极度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一政策被称作“安倍经济”(Abenomics)。日本央行将其通胀目标增加了一倍,至2%。并承诺无上限购买资产。

      这意味着日圆正在进一步走软。自从去年11月以来,日圆兑美元已经下跌了超过12%,目前1美元可兑换92日圆,分析人士已经开始预测,日圆将很快跌至1美元兑换100日圆的水平。

      随着对日圆走低预期深入人心,日本新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以多种方式影响投资者的行为。

      首先,日本投资者将更加积极地寻找收益,增加非日圆资产的种类,防止日圆贬值可能造成的损失。此外,投资者已经重新开始谈论“日圆套利交易”,在典型的“日圆套利交易”中,投资者将日圆作为一种融资货币投资于其他货币或资产,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股市的上扬与去年年底日圆走低,以及新的安倍晋三政府上台恰好发生在同一时间。

      上周,日本股市结束了长达12周的上涨。上海的A股市场目前比去年11月的低点上涨了23%,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正处于21个月以来的高点。

      一个解释是,通过放开廉价日圆的水龙头,之前受到限制的日本央行同时还提高了投资者对风险的兴趣,促使投资者使用手中的资金。这种类似于单向押注的、投资于正在贬值的货币的机会,很可能助长投资者的冲动情绪,也会导致寻求回报的热钱增多。

      由于各国央行利率已趋近于零,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增加。例如,上海的A股市场市值已经跌至多年以来的低点,但近期出现反弹。

      尽管日本的刺激政策对于股市来说是利好消息,但它造成的副作用可能不太受日本邻国的欢迎。

      传统上讲,因日圆竞争性贬值而承受损失最多的是韩国。自从去年以来,韩圆兑日圆大幅升值。上周,由于有消息说政府可能对金融交易大范围征税,投资者减持了韩国股票。

      中国同样表达了担忧。前中国央行顾问樊纲说,资本流入和经济反弹可能会加剧通胀和资本泡沫。他补充说,经济过热的风险今年可能卷土重来。

      同样是在上个星期,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说,中国将密切观察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由于中国实行人民币对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人民币兑日圆同样升值。在中国的制造业领域承受成本上升压力的同时,货币走强更能是雪上加霜。这使得一些分析人士猜测,中国可能会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区间。

      香港多年以来一直难以应对房地产泡沫,对香港来说,量化宽松带来的又一轮热钱流入令人头疼。

      这一般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上涨,在目前人们对高房价和通胀普遍不满的情况下,这种上涨并不受欢迎。

      为了限制热钱涌入房地产市场,港府有关部门已经决定向非香港居民征收15%的交易税。不过,由于投资者为了避税纷纷把钱投入商业和工业地产,政策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生活成本的上行压力将令决策者承受更多压力。热钱流入水平的升级可能引发人们对港元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能否持续的猜测。

      新加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外部的资金流加剧了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泡沫。1月初,新加坡政府还推出了与香港相同的房地产交易税,以限制海外人士到新加坡买房。

      如果日圆进一步走软并导致热钱流入升级,投资者应该警惕更多不可预测的政策措施。未来的路可能不会平坦,日本主导的流动性增加也许还将继续。

      毕竟,最近发生的事已经告诉我们──不要挑战央行实施量化宽松的意愿。

 




上一条:标准普尔将戴尔公司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2013-2-6 ]
下一条:标普首次遭美国政府起诉 罚金或达50亿美元[ 201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