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财经资讯
课题研究称经济指标出现改善 金融领域风险犹存
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6-12-29  
      2016年11月,我国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向好,多数指标有所改善。从工业生产来看,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和1-10月份持平。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11月份名义同比增长10.8%,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是今年单月的最高增速。从出口来看,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由降转升,11月份同比增长5.9%,上月是负增长3.4%。无论是从工业生产还是从“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总体呈稳中向好态势。
      金融领域方面,11月,按揭贷款助推银行信贷超预期增长,9·30楼市新政对按揭贷款的制约作用尚未显现。债券违约风险上升,一些风险事件可能在2017年继续发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17年楼市、货币政策、金融风险防范等定下基调。
      一、经济领域: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积极变化增多
      1.工业生产保持平稳,企业债务风险需关注
      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总体呈平稳运行态势。一是出口需求有所恢复,11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增长1.7%。二是高技术产业增长继续加快,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品制造业增速继续回升,11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6%,比1-9月加快了0.2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8%,比上月加快了2.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的好转,主要受益于价格上涨因素。不过,利润增长的同时,负债总额也在快速攀升,企业债务风险需关注。根据国资委数据,1-10月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利润总额19197亿元,同比仅增长0.4%,而截至10月底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负债总额8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可见负债的增长幅度要远超利润的增幅,资产负债率水平仍在上升。
      2.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
      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与1-10月份持平。1-11月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工业投资增速低位企稳回升,制造业当月投资增速为今年最高。1-11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11月当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4%,增速比10月份加快5.6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1-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恢复,但仍不景气。1-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增速比1-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但该增速仍处历史低位。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今年单月最高增速
      从同比看,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创今年单月最高增速;从环比看,经季节调整后,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97%,增速比10月份加快0.22个百分点。
      11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加快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销售和网上销售。
      第一,受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年底汽车促销力度加大以及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即将到期等因素叠加影响,11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月加快4.4个百分点。12月15日,财政部发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新政的税收优惠力度小于目前正在执行的5%税率,或导致12月汽车消费增速同比继续提升,但有可能透支2017年的小汽车消费潜力,对明年的汽车销售形成压力。
      第二,今年“双11”,各大电商纷纷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选购商品,相比往年,涉及的行业、商家以及商品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活动时间延长冲高销量。从总体数据看,1-11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7%,比1-10月提高0.8个百分点。
      此外,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保持快速增长。11月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24.8%、17.8%和15.4%。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影响,家居家装类商品增速有所放缓。11月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分别同比增长8.8%和11%,比上月分别回落2.2和1.3个百分点。
      4.出口增速由负转正,进口增速进一步加快
      按美元计,11月我国出口1968亿美元,同比增长0.1%,增速较10月加快7.6个百分点。按人民币计,11月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10月加快9.3个百分点,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快于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基本反映了一年来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情况。11月出口增速回暖一是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带来的基数效应,二是圣诞季来临导致的季节性消费回升。
      按美元计,11月我国进口总额1522亿美元,同比下降6.7%,增速较10月加快8.1个百分点。按人民币计,11月进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10月加快9.8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同比加快,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支付增加,也与我国内需有所复苏有关。
      5.CPI涨势温和PPI增速超预期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然处于温和上涨的态势:CPI同比上涨2.3%,比10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11月份CPI温和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冬季以来,蔬菜的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有所上升,导致蔬菜价格上涨比较多,带动了食品价格上涨;二是汽油和柴油价格的上涨。汽、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和6.0%,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2.3和3.4个百分点。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食品价格受季节性、节假日波动因素比较大,个别月份CPI涨幅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但不具有可持续性。
      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3.3%,比上个月提高了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5%,比上个月提高了0.8个百分点。
      PPI上涨的主要原因:第一,基数效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PPI一直在下降,同比出现了54个月连续下降,一直到今年9月份才开始转正。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到一定程度存在反弹的内在需求。第二,国际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业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性压力。第三,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出现改善。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带动了工业品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涨,特别是一些工业产品,包括钢铁、煤炭、有色、建材上涨幅度比较多。
      6.热点城市房地产继续降温
      “十一”国庆长假前后,国内21个热点城市密集出台了楼市限购限贷政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调控政策实施以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继续降温。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比上月减少7个和8个,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比上月增加4个和7个。
      分城市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基本持平。11月一线城市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为上涨0.1%和持平,分别比10月回落0.4和0.6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进一步回落。11月二线城市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和0.3%,分别比10月回落0.9和0.5个百分点。
      房地产调整政策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走向备受市场关注。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4.3%,增速比1-10月放缓了2.5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5%,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双双放缓,与楼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有关。今年经济能够企稳,房地产投资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效应显现,从前端量价调整传导至后端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二、金融领域: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上升
      1.M1、M2剪刀差继续收窄
      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1.4%,比10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是8月份以来第一次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基数较高(13.7%),二是11月外汇占款大幅减少3827亿元,连续第13个月下滑,创今年1月以来单月最大降幅。M1余额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15.7%),11月末同比增长22.7%,比10月末低1.2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回落。M1、M2增速剪刀差继续收窄至11.3个百分点。
      2.信贷与社会融资超预期增长
      11月,我国信贷和社会融资数据表现强劲。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946亿元,环比多增1433亿元,同比多增857亿元。从结构来看,以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5692亿元,创历史次高(今年9月以5741亿元创历史最高),占新增信贷总量的72%,9·30房地产调控措施对居民房地产贷款的影响效果尚未显现,11月的按揭贷款数据对应的仍然是9·30调控之前的楼市交易。并且,目前个人按揭商业贷款利率最低仍能拿到基础利率的八五折,说明该类贷款也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
      考虑到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从10月份的26.4%大幅下跌至7.9%,11月底,上海、天津楼市政策再次收紧,地产调控日趋严厉,预计未来楼市价、量均有缩减压力,地产调控效果将逐步体现为居民中长贷的逐步下行。11月,企业部门新增信贷有所改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656亿元,其中非金融性公司中长贷款新增2018亿元,比上月大幅多增1290亿,同比多增701亿,这与当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反弹相联系。
      11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74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8437亿元和7111亿元,主要原因是表外融资规模出现明显回升。当月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增加3619亿,同比多增约3000亿,而前期票据监管冲击逐步消退,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173亿,同比多增3718亿。表外融资合计同比多增6737亿元,占当月社会融资规模的27.5%,是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直接融资方面,受11月中下旬债市大幅调整的影响,部分企业推迟债券融资计划,公司债增速下降,11月企业债券融资2865亿,同比少增513亿元。
      3.债券市场大幅波动,信用风险上升
      受货币政策锁短放长、近期央行收缩流动性、年底资金紧张、美元加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近来债券市场流动性预期发生较大改变,债市大幅波动。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债券市场风险事件频频发生。
      12月14日,华龙证券、五矿证券曝出债券技术性违约,同日,国海证券曝出团队负责人失联,其利用假公章冒用国海证券名义进行交易,令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元债券浮亏巨大。15日,国海证券发布停牌公告。当日,国债期货上演“惊魂一幕”,上市以来首次在盘中触及跌停。“假章门”事件之后,债券市场的代持交易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债券代持是指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不转移实质所有权的交易,而请他人代其持有债券的业务。债券持有方通过购买债券——委托代持——获取资金——再购买债券——再委托代持循环,可快速放大资产规模提高投资杠杆。但是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值下降,债券持有方将面临多倍亏损的风险。同时,由于债券代持业务隐性放大数倍的债券持有规模并未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也没有在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可能造成报表使用人判断失误。
      此次债券代持风险事件的背后,反映的是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上升,债券代持只是将信用风险加以放大。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近两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逐渐增多,并对债券发行产生负面影响。进入11月以后,已有逾150只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涉及金额1700亿元;特别是进入12月后,影响尤为明显,截至12月23日,已有114只信用债延迟或者取消发行,涉及金额1300亿元。债券市场调整也使投资热情降温,从认购倍数来看,10月份以来月均认购倍数逐渐下降,10月为1.37倍,11月为1.29倍,12月进一步降至1.14倍。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风险还须严加防范。
      三、热点问题: 2017年经济工作基调
      2016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为2017年的经济金融工作定下基调。需要重点关注的有房地产市场发展、非金融企业去杠杆、货币政策取向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
      1.楼市发展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会议从行业发展定位、货币信贷政策、长效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研究部署,为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时间房地产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会议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房屋的居住属性,短期内有利于引导社会形成合理的房屋消费预期。
      第二,会议提出“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显示出明年房地产货币投放将趋紧;在信贷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意味着差别化信贷政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投资投机置业需求和高端改善置业需求将受到抑制。
      第三,会议将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作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继2016年11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之后,本届政府首次明确阐述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具体内容。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围绕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及市场交易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将步入快车道。
      2.加快推进非金融企业去杠杆
      会议提出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会议针对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一共提出三个办法:
      第一,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9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自此以后,债转股速度已明显加快。
      第二,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在2015年股市异常大幅波动之后,监管层高度重视抑制资本市场泡沫,避免市场大起大落,这有助于营造健康、可持续的股权融资环境。
      第三,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这与国企改革有一定逻辑联系,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完善国企治理机制,强化企业预算约束。
      3.货币政策取向是稳健中性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6年则变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这表明2017年货币政策可能将不如2016年宽松。
      4.2017年更重视防控金融风险
      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仍将处于高压姿态,对于环比价格上涨的热点城市或将加码限购限贷政策,否则地方政府将被问责。


上一条:央行研究局局长:以改为主是化解金融风险根本途径[ 2016-12-28 ]
下一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 明年继续减税降费[ 2016-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