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场
促进天津空港经济交易发展
新汇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汇港 > 品种介绍
板栗介绍
发布时间:2013-3-28  
板栗介绍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板栗与枣、桃、杏、李并称中国古代五大名果,也是世界著名的干果品种。
板栗甘甜芳香,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以十粒计算,热量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则少于1克,是有壳类果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板栗易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板栗被誉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栗子里所含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矿物质含量也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多。
      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疗效,故又称“肾之果”。
云南板栗颗粒玲珑,顶部饱满,外皮棕褐色,微泛油光。拨开内皮呈金黄色,肉质细腻,有股淡淡的清香,此为正宗的云南甘栗;生食板栗放入口中,味甘,多汁水。炒熟后味道更浓,栗香伴着热气飘散出来。 
云南板栗主产区土质为花岗岩、片麻岩等分化形成的微酸性土壤,土壤pH值为6 —6.8,正适合板栗的生长需要,而且这种土壤含有大量的硅酸,栗果吸收硅酸后,内皮蜡质含量增加,炒熟后果皮易剥落。云南主产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中富含锰、硼等板栗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云南板栗为栗中珍品。这也是云南板栗过去曾为贡栗的原因。 
云南甘栗栽植历史悠久,《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有记载;唐代以后历朝多将板栗列为贡品,明代更是将云南甘栗作为十三陵的主要祭品;据专家考察证实,至今云南仍有明、清代栽种的板栗4万株以上;树龄超过500年的明代栗树仍有数株,百年以上的随处可见,明、清板栗园有多处;最粗的古栗王3个人都搂不过来,树的直径达到1.7米。2001年,云南宣威市被国家林业部认定为“中国板栗之乡”。2007年7月,以渤海、云南宣威市甘栗栽培技术,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云南宣威市大区板栗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出口量居云南首位,远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
      板栗可分为油栗和生栗,油栗、生栗是果品业内的行话,所谓油栗是指适于炒食的栗子(即“炒食型”),而生栗更多用于烹制菜肴(即“菜用型”)。




上一条:灯盏花又一朵云南产业奇葩[ 2013-3-24 ]
下一条:核桃介绍[ 2013-3-24 ]